• 了解声学

    认识噪声

  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》的数据显示,噪音污染已经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,噪音污染不仅仅只是让人烦躁,睡眠差,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、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,进而缩短人的寿命。长期暴露于噪声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、睡眠紊乱、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。因此,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,降低噪声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。

  • 影响睡眠

    40~50分贝噪声就会干扰睡眠。40分贝的突然噪声可使10%的人惊醒,60分贝则可使70%的人惊醒。当连续噪声达到70分贝时,会对50%人的睡眠产生影响。

    引起心血管疾病

    在强噪声环境下,人会感到刺耳难受、疼痛、听力下降、耳鸣,甚至引起不能复原的器质性病变,即噪声性耳聋。若在噪声为85分贝条件下长期暴露15年和30年,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分别为5%和8%;而在噪声为90分贝条件下长期暴露15 年和30年,噪声性耳聋发病率提高至14%和18%。

    损伤听觉器官

    那些夜间睡眠时周围环境噪音超过55分贝的居民,患高血压的风险要比那些睡眠环境噪音在50分贝以下的居民高出一倍。彭应登表示,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不仅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,出现头疼脑胀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,还会使交感神经紧张,从而出现心跳加快、心律不齐,引起高血压、心脏病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

  • 根据《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》2022年,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、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450.3万件。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,维护生态平衡,防治噪声污染,保障公众健康,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,维护社会和谐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。

    《“十四五”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

    为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》,按照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,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制定的计划。